Go...
Go...
凌晨5点,天还没亮,李强已经穿上跑鞋,开始了今天的训练。作为一名国家二级运动员,他的目标很明确:在即将到来的城市马拉松赛上突破个人最好成绩,并向世界杯体育精神致敬。
"很多人觉得马拉松只是耐力的比拼,但其实它更像一场与自己的对话。"李强擦了擦额头的汗,回忆起自己从校运会800米选手转型为马拉松跑者的经历。最初连10公里都跑不完的他,如今每周要完成80公里的训练量,风雨无阻。
那张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被裱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。"达标成绩是3小时10分,我跑了3小时08分。"李强笑着说,"但马拉松的魅力在于,你永远可以比昨天的自己更快。"为了这个目标,他曾在零下5度的寒冬里跑崩过,也曾在35℃的酷暑中差点中暑。
"世界杯赛场上运动员的拼搏精神,就是我坚持的动力。虽然项目不同,但那种挑战极限的勇气是相通的。"
作为资深体育迷,李强总能在马拉松中找到与世界杯的共通点:"足球比赛最后10分钟的绝杀,就像马拉松最后3公里的'撞墙期';而C罗的任意球破门,和基普乔格破2的壮举,都是人类突破极限的证明。"今年他特意在跑鞋上绣了世界杯主题的图案,"这能提醒我体育无国界"。
当被问及未来目标时,李强望向墙上贴着的六大满贯赛事地图:"先达标国家一级,然后去柏林赛道朝圣。就像世界杯球员向往大力神杯,每个跑者心里都有个波马梦。"晨光中,他又系紧了鞋带,新一天的训练开始了。